2025年4月15日,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办、延庆区人民法院承办的第21期“京法精品课堂”走进北京体育大学。学院书记王鹏、教师王冰玉及三十名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学习。
本次活动以“冰雪运动中自甘风险规则适用的有限性及合理规制”为主题,通过案例教学为师生带来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法治课程。北京市高院教培处、延庆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北京市人大代表及人文学院师生代表也在现场参与讨论。
活动伊始,张剑校长代表学校对“京法精品课堂”首次走进北体大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自身经历,深度阐释了法治精神和体育精神的共生关系,表示在法治轨道上发展体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更是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发展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北京体育大学都十分注重体育法的发展和体育法治人才的培养,此次活动为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法院凝聚思想共识、汇聚法治合力提供了良好平台,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本期课堂由延庆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吕行菲、永宁法庭副庭长谭志华、民一庭法官肖凤和审管办(研究室)法官助理袁茜组成授课团队。团队以延庆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滑雪爱好者丁某诉少儿体校运动员高某人身损害侵权纠纷”为典型案例,结合《民法典》第1176条“自甘风险”条款,深入剖析该规则的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及适用边界,为统一类案裁判标准、保障冰雪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务参考。
授课结束后,王冰玉老师作为现场嘉宾与其他与会专家分别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点评。我院3名学生也根据自身运动经验,结合自己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积极向法官提问,并得到了法官的耐心解答。运动中的风险不可避免,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场地管理者,都应当对安全负起共同的责任。这种思考不仅令在场学子蓄积了法律知识,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理性的思考方式。
此次“京法精品课堂”进校园活动的圆满成功,是学校为了推动法制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作为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学院师生表示以后会更加关注冰雪运动安全规范的学习,不仅要对个人安全责任,也要增强相应的法律意识,促进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